Uncategorized

  • 中國語文及文化科?

    最近,拿起幾本有關中國文化的書本看。驚覺,原來過往兩年預科,我從未學過中國文化。課堂,白上。

    中國語文及文化科,所教的,不是中國文化;這我早知;但沒有想過,差距會巨大至此。

    早前有師兄講過:「文化堂?睡吧!」至今方明白。

  • Bullshit

    I can’t believe this.

    我家樓下的超級市場。

    一‧包‧鹽‧都‧無。

    左邊那些乃是砂糖。

    本來看到 Yahoo 新聞時也不信的。想不到香港人的科學知識居然缺乏如此。食鹽可以防輻射?誰想出來的玩意?夠膽食一包再行入爐芯丫!輻射會影響食鹽產量?地球有多少海水多少海岸?一個核電站就玩得完的話,人類早在一九八六年就已經玩完了。

    偽科學永遠勝過科學。為何?偽科學講下就可以嘛!無須計算、無須驗證、無須研究、無須思考。看你科學多麻煩!同我理論?我不會信你的!

    香港的醫院,可以收起測試輻射及輻射感染的器材了。準備多幾部洗腎機吧。

    這裏真是香港嗎?

  • 軼事

    化學。

    每看一年高考題,就越覺得自己其實不懂化學。

    每幾年,考評局就會出一些無書有教的東西。答得出的學生當然寥寥可數,然後考試報告中就會出現「考生連如此簡單、基本的概念也未能掌握,實在令人詫異」之類的評語。

    如果有人話你知,他做了十年化學試題,卻依然考得一躂糊塗,請相信他。化學真係無路捉。


    Python。

    考試一結束,一個順延了兩年的計劃會重新開始。

    本想用 C++ 寫這個程式。但因為選用 bottom-up 的方式編寫,而且我想在寫完每部份都先加以測試,加上電腦運算能力所限,程式編譯時間會非常長。所以,決定先以 scripting language / interpreting language 做 prototyping,往後再以 C++ 來加快程式。

    以我僅有對 interpreting language 的知識,暫定採用 Python。有無人有其他提議?暫時想到的條件有:良好說明文件、函式庫 (library) (要有 OpenGL binding)、良好網絡支援 (或需 IPv6)、C++ binding (方便往後過渡至 C++)。

  • 無題

    到最近才發現,原來,我的思路極受情緒牽制。

    現在沉醉在回憶中,是壞事嗎?

    幾時沉醉在回憶中,也是壞事。

    寫至這裏,原本的心情已經無從尋獲,原本的思緒亦隨之消失無蹤。以下,乃是之後再寫。

    今日心血來潮,想一看某人的過去。

    出發點,在 Facebook。在那裏,我找到 blog 的連結。

    Blog,去不了;網站的主頁,也連不上。天意弄人,server 今日 down 了。連 Google 的 cache,也有問題,連結不了。

    最後,我之所以能看到那 blog,是因為 Google 的純文字 cache。

    經過重重阻隔,終於看到,那段段發自內心的剖白。

    白底。黑字。隔住 Google cache,我看到的,真是出自那人手的吧?

    事隔,數月。寫下文字時的感覺,還傳得到來嗎?

    不管怎樣;總覺得,跟那人的距離,好像好遠。

    又覺得,時間真過得快。本來,看着那些文字,也不覺得;可是,一看到日期,兩個月前、三個月前、九個月前。

    又覺得,距離真遠。

    又覺得,原來一直我都好自私。明明,可以做的,不只這樣。可是,每每,總是顧慮自己太多。

    又覺得,距離真遠。

    這討厭的高考,我永遠都會記住。

  • Fail:自我實現的預言

    居然忘記今日有遊行,約了人。

    一不留神就成了自我實現的預言:收完錢,嘈兩句,然後埋首工作。

  • Mock Exam

    Mock Exam 對卷剛完,成績如下,

    • 中國語文及文化:U~F
    • 英文:E~D
    • 物理:E
    • 化學:E
    • 數學與統計學:D

    Great

    或者,高考真係會炒粉都未定。

  • 六千元

    財政預算案,「注資強制性公積金戶口六千元」的方案,已經轉變為「向全港滿十八歲的人泒錢六千元」加「免稅最多六千元」。

    與「友好議員」傾過晒數才提出的方案,基本上肯定夠票通過。除了「核突」,實在想不出其他形容詞。先提出一個爛到無倫的方案,斷言無修改空間,製造天怒人怨的景像。然後,相約三兩議員閉關修練,拿出小修小補的修改爛方案,說已聽到議員和市民的「聲音」,就當交了功課。然後,議員又真係會收貨;香港人又會感激政府施恩,然後繼續埋首工作。

    當初的「沒有改良空間」去了哪裏?當初的「派錢會刺激通脹」又去了哪裏?官,真係有兩個口。

    這六千大洋真係絕。哪個黨夠膽反對,就算只係出聲話反對,下屆立法會選舉就已經不用玩。更甚者,若財政預算案被否決,行政長官需要解散立法會再重選。反對方案,形同從香港人已經袋到落袋的六千元正搶出來,以錢為上的香港人怎會輕易放過你?議員投反對票,等於極速政治自殺,可以同立法會永別。然後,再選入立法會的議員,一定會投贊成票。六千銀,焗你贊成。六千大銀,少幾萬人遊行。

    人人有錢分,個個六千文,很公平,對嗎?驟眼看去,的確。但,香港像世界其他地方,資源分配本就不平均;現在每人派六千,完全無補於事,貧富懸殊依舊。政府一日缺乏長遠的扶貧政策,香港的天堂與地獄之間的落差只會越來越大。

    財政預算案,無論修改前後,都沒有解決香港的問題,但……似乎無幾人會在乎。

    香港的問題,不只於此。

  • 中七:序

    這間學校的高中很少收取校外生。不過,其實若非情非得已,有多少人會選擇轉往這校也是個問題。無論如何,總之本屆不屬例外,一個校外生也沒取錄。

    在這班,不少人由中四就相識,好些人甚至七年同班。所以,這班的關係也算不錯。當然,什麼世途險惡、什麼酒肉朋友、真心朋友,這些概念還未形成,所以現在,同學間也不是很懂得珍惜這段關係。

    中六理科班,原有三十人。在升中七的暑假,一個同學放棄學位,走去讀 IVE;另一個用中五會考成績報讀英國的大學,竟又成功,並在沒有辦退學手續的情況下到了英國。班上的人都戲稱他們為「逃兵」;當年未能原校升讀中六的同學,應該會有多少怨恨他們……

    下年才是最後一屆高考,所以理論上我們還有機會重考。不過,若是重考,我們就等於再參加同一場殺戮戰——惟參加人數是現在的三倍。勝算,也不要說有把握。

    前無去路,後有追兵。就這樣,我們理科一班二十八人開始走向「倒數第二屆高考」。


    小說徵求大量人名

  • Last Day

    上周五,中七最後上課日。

    我從來沒想過這天會來臨,所以當我真正踏入這天時,感覺很不真實。

    要跟這班同班起碼兩年的同學說再見?這是個怎樣的概念,未到這天也未曾清楚過。現在,這個「已成事實」,在分分秒秒衝擊我的頭腦。

    記得,當日的來臨,是由一下熟識的「咇咇」標記的。那是我手錶的報時,它代表最後上課日的來臨,也代表我離完工期限尚有兩小時。

    那時我在製作惜別會所用的短片,一段代表我班的影片。我班怪人怪事特別多,校規也是屢犯不鮮,但考慮到影片播出的場合,我還是沒放進太多這類照片。

    星期四晚七時才收到背景音樂。因為想做到聲畫配合,所以只有那時之後才能開始剪接。在那之前,我只能編輯 intro。Intro 長約一分鐘,當中包括一段十多秒的立體動畫。說來好笑,這段立體動畫,雖然幾乎是出場最短的項目,但其所耗費的製作時間,比任何其他部份都要多。太概用了七小時……一來久未使用 Blender,二來 Blender 的介面確係難用非常,所以其實有過半時間都用在熟習那死人使用介面。

    從片段中,可以看到什麼叫「虎頭蛇尾」。由一開頭的立體動畫、各類變形、模糊效果,到最後只是跟拍子轉畫面,而且整段片的聲音都未做 normalize,好明顯是工作時間分配嚴重出問題。當然,也可以說,有個先聲奪人,已經很好了。

    完工,已過凌晨三時,比預計超出個多小時。原本打算將影片輸出成 1080p,但因怕學校電腦未能播放,加上不夠時間縇染 (這才是主因),所以最後只製作 DVD 質素影片。

    請原諒我花如此筆墨去寫這段影片。畢竟,我是唯一目睹它出世的人。

    雖說是最後上課日,但那也僅是日曆上的記號,實際有上的課就只有半堂數統。其他時間,大家都在拍照、拍照、和拍照,好像拍多少也不會夠;好像只要有多幾張相,這天就會停留多一會。

    午膳,要回校商討惜別會的事情,要買外賣。所有事情不到最後一分鐘也不會落實,這是我班的特色。心血來潮,故意跟一班不常一共進餐的同學買。老實講,知道他們準備去買什麼時,一開始有點後悔,不過之後嘛,還不是一餐。

    回到班房,忽然收到消息。原本,學生會會找畢業班的科任老師,各拍一段片,再交與畢業班同學。今年,學生會只找了班主任。後來發現這是某負責老師的決定。再後來發現是一個好明智的決定……

    惜別會。

    先是中六表演。明明之前都無甚交流,辛苦了。大家素未謀面,人家肯上台唱支歌,已經好畀面,也沒有什麼要求可言。

    話說,這間學校真好笑。想這種場合搞得好,級與級之間的關係一定要好。不是個人層面,是班或級的層面。即是說,不只要跟其他班的人打好關係,更要與「班」這一單位搞好關係。可惜,不要說級與級之間,班與班之間平時也幾乎絕不會見到面。想這種場合搞得好?想下好了。

    在我班之前,是文科班先上台。看得出是十分勤力的一班,主要就是沒有什麼花臣。真的要有什麼要說的話,玩笑過火了。應該說這就是該班特色吧。

    然後,到我班。

    上台時,影片已開始播放。本身我並看不到,但當聽到那耳熟能祥的低音配樂,我就知道時刻已經來臨。緊接而來的「嘩……」,實在是對每一位創作人的莫大鼓勵。記得最好笑的是,播片中途我問:「為什麼聲音會消失?」我居然忘記影片內容,要同學提醒。

    這時,台上已不乏淚水。「你不要望過這邊,這玩意可會傳染。」

    片沒,各科代表陸續向老師致謝。淚如雨下。在台下多年,從來都「明白」台上人的感受,「明白」他們為什麼會哭;今日,我才終於「體會」得到。之前看文科班的人,也沒有什麼,但一看到身邊的好友一個一個落淚,心裏酸意也一分一分上升。

    「哭」,沒人能控制,打算控制的人最終都無功而還。與中五那時真有天淵之別。中五的流淚率,零;現在,近九成。最催淚的是向班主任一人講一句。當一個人開始流淚,就會向四周傳染。

    幼維園第一日上學時,我是少數沒有哭的人;中七最後一日上課時,我也是少數沒有哭的人。請不要估原因。

    之所以說「只找班主任拍片」是一明智選摜,是因為,兩班中七都嚴重超時,到我班落台時,已過放學時間近一小時。再播片,遲足足一個鐘,所以老師都先放行其他班別,只留下兩班畢業班看片。

    在這間學校,我學會了很多:很多我這一生也不會再用到的知識;我忘記了很多:很多不會影響我考試升班做人的知識;我認識了很多:很多我這生也不會忘記的人;我經歷了很多:很多我永遠也不會再遇到的事。

    人生七年,就此渡過。

  • 如何在 Ubuntu 玩 gal-game?

    首先,市面上幾乎所有遊戲都係為 Microsoft Windows 而寫。Windows 同 Linux 的二進系統冏異:其本上可以保證,行在 Windows 上的軟件,皆不能行在 Linux 上。

    幸好,我們有 Wine project。簡單來說,Wine 乃取代 Windows 內的指令,改之以 Linux 原生指令。

    一般 gal-game 程式都屬簡單,不需特別設定就能在 Wine 運行。

    以下步驟,可由各子項 (以英文字母顯示) 選擇一項來做。

    1. 安裝 Wine

    1. a. 在 terminal 中輸入 sudo apt_get install wine1.2

    1. b. 開啟 Synaptic (目錄:System > Administration > Synaptic Package Manager),搜尋 「wine1.2」,安裝之。

    如電腦未能找到 相應 package,請確定 Repositories (Synaptic: Settings > Repositories) 有選 unisverse 一項。

    Wine 所模擬出來的 C drive 位處 ~/.wine/dosdevices/c: (在主目錄:Application > Wine > Browse C: Drive 可以到達。)。簡單起見,將遊戲放進其中。

    漢化作品一般以 UTF-8 編碼儲存對話,現在可以試開遊戲,若聲音有問題請跳至第六步。食生肉者,請繼續。如果現在開啟遊戲,只會見到全部亂碼。

    由於日本遊戲一般採用當地編碼,所以我們要令自己的電腦都支援日文。

    2. 日文支援

    進入 terminal,輸入sudo locale-gen ja_JP

    現在可以嘗試在 terminal 以LANG=ja_JP LC_ALL=ja_JP wine "遊戲位置"執行遊戲。若不懂得輸入遊戲位置,可以將執行檔由 browser 視窗拖到 terminal 中。如無意外,應該只有少數漢字未能顯示。

    LANG=ja_JP 等同於在 Windows 內用 AppLocal。LC_ALL=ja_JP 即連時區、時間格式等都暫時設定到日本 (不影響 Wine 以外)。因為部份新遊戲只有日本時區的電腦才能開啟,所以將所有參數都改成日本最為方便。

    3.安裝日文字體

    目錄:System > Administration > Language Support ? Install / Remove Languages…,選 Japanese。我們只需要字體 Extra fonts,安裝輸入法與否隨君所好,選 Translations 只會浪費頻寬、流量、時間、硬碟空間。

    4. 複製字體到 Wine 的字體庫中

    4. a. cp /etc/alternatives/ttf-japanese-gothic.ttf ~/.wine/drive_c/windows/Fonts/

    4. b. 到 /etc/alternatives/ ,將 ttf-japanese-gothic.ttf 複製到 ~/.wine/drive_c/windows/Fonts/。後者是在目錄:Application > Wine > Browse C: Drive 後再進入 windows 及 Fonts 資料夾。

    現在再執行LANG=ja_JP LC_ALL=ja_JP wine "遊戲位置"應該就能正當顯示所有文字了。

    每次都要開 terminal 才能玩,實在麻煩,所以第五步就是建立捷徑 (正確一點,其實是 launcher)。

    5. 建立 launcher

    在桌面 (或其他資料夾內) 按下滑鼠右鍵,選 Create Launcher…,於 Command 欄輸入 env LANG="ja_JP" LC_ALL="ja_JP" wine "遊戲位置",Name 一欄則填什麼都可以。

    如果發現遊戲無聲,或者有聲但拆,則需要進行第六步。

    6. 調較 Wine 音效設定

    目錄:Application > Wine > Configure Wine > Audio。第一次去時要按 OK。Hardware Acceleration 一項轉為 Emulation。

    如此,遊戲就能運行了。